学弟学妹们好,我是二战370分上岸上体新传的学姐,一战报的绿瓦半程ban,二战报了全程ban。我本科是一个很偏远的二本学校,虽然专业是新闻学专业,但其实基础并不算好,大学期间大多都在做小组作业,对理论的学习并不是很深刻,因此一战的时候听学姐讲题,发现大家用的一些常用理论我都没听过。而且一开始我是冲着电竞的方向报考的上体,自己对体育方面的知识积累也不多,所以记案例对我来说也是一大难题。
这两年我也踩了很多学习的坑,虽然最终分数并没有那么高,但也希望我的经验能帮到大家。
专业课备考
EXPERIENCE
前期备考
专业课前期的备考就是看书,这个没什么好说的,我当时按照学姐的建议将专业课大体分为334、440去看,同时也看了传播学教程等其他的书做补充。还看了其他的一些拓展书目,甚至学硕的书也看了,加起来看了12本,但是最后发现其实不用看这么多,有这些时间可以把专硕本身的书目看两遍了,所以建议大家如果看得快可以在6月之前把专业课书目看两遍。看得慢也不要紧,千万不要觉得看了没用,每看一遍其实都会在你脑子里留下印象。看完书之后,我又把绿瓦五件套里的笔记过了一遍,在七月初正式开始了背书。
展开剩余86%关于背书
专业课总体可以分为334和440,我的334考得比较好,所以先说334。这门ke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一些死记硬背的内容,并且小标题非常重要,小标题写的准确并且写全,一眼扫过去老师可能就不看你具体论述的内容就给满分了(但是论述内容也要背哈,可以记住大意然后自己论述,不能完全不看)。而且从去年的题目也能看出来,基本都是书上的原题,所以一定一定要背好。
而且在背的时候我发现,334的书背诵的关键在于题目和内容的对应,大家有没有看到网上有到滕王阁参加背诵免费的活动结果背成岳阳楼记的笑话。在这里是同理,一战我在最后模考的时候发现自己看到题目后对这个题一点印象都没有,一看书一下就想起来了。这是因为我背书的时候只背了内容没有背题目,所以一定要建立其题目与内容的联系。
334有很多“长得很像”的题目和内容小标题,所以不仅要建立联系,还要进行区分。我用了anki记忆卡,把题目和内容按照章节做成对应的卡片,像背单词一样把它们之间建立起很熟悉的记忆联系,然后根据卡片一轮一轮的背。因此大家可以第一遍的时候看着笔记通背,同时做好思维导图和记忆卡,在第二遍或者第三遍的时候用卡片记忆,这样就不会出现看见题目想不起来答案的情况。
440都是传播学的内容,这就非常需要理解记忆,我也做了卡片,但是我个人感觉传播学更有用的是思维导图。背前两遍的时候一定要在脑子里建立起知识树,背到最后第四轮、第五轮的时候,就可以不看书,按照五大奠基人、几个学派或者5W等不同的方式分别顺着往下画一画知识树,这也能帮我们检验还有哪些理论是没有记住的。
在背的过程中,一定有理论是比较难理解的,大家可以找张纸或者直接在笔记上画画图厘清逻辑关系。我记得我在背梅罗维茨的媒介情景论时一直理不清他在说什么,于是每次背到那里都画个图,书都被我画满了。虽然是二战的时候才参透他的意思,但是量变才能产生质变,大家多背多画图是一定有助于理解的。背书的时候,大家要学会找联系,比如在《体育传播学》里,关于中国平面媒体体育传播的内容那里,它的知识点前后是有联系的。这是我在二战的时候才发现,之前死记硬背一直记不住,但是根据它的前后联系边画图边捋了一遍之后就再也不会忘了。
此外还要说一句,《体育传播学》这本书我个人觉得它也可以像背334那样做卡片来背,因为它很多知识点长得也很像,死记硬背的成分也不少,一战的时候觉得好难背,背的特别不好,结果考了特别多,二战我背的很熟结果又一道没考。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当你觉得有一本书很难背,放放再背,那最后这本书一定是背得相对薄弱,到了考场上就一定“原形毕露”。考研不一定要争每天坐在那里多少个小时,但是一定要攻克自己薄弱的点,学什么觉得很痛苦就证明什么最应该去补足。
最后网传那本书也是我背得不太好的一本,而今年也考了很多题,所以我的440只有117分。这也再次证明,每一个角落都要背到,不要有侥幸心理!!!
关于练题
练题这方面我真的非常有感触,一战的时候我考了362分,我的334在考场上是没有写完的,一个是背书背的不牢,一个就是练题练的不够多。我在跟绿瓦半程ban的时候学习了答题的思路,但是在跟着练完题后,除了最后的模考,我自己几乎没有再多练题目,这是我在考场上没有写完的最大原因。
我们新传的书写量是很大的,在考场上几乎没有思考的时间,几秒钟就要下笔,所以大量的练习非常重要。而且在我们的书目很多的情况下,也要练习遇到没想起来或者没见过的题目,把答案“胡编乱造”上去的能力。所以我建议大家在跟着绿瓦初步学习了答题思路之后,自己要好好利用五件套里的题目进行练习,第一遍可以在电脑上练,二刷的时候就在纸上写,到最后给自己掐个时间。
二战末期,我为了避免自己再写不完卷子就按照28分钟一道论述这样去掐表,在没有肾上腺素作用的时候其实我也不能在28分钟内写完,但其实主要是练习紧张感和在这种情况下思维转动的能力,有这样的练习之后在考场上就一定能写完卷子。
当然,宽慰大家一下,我在最后也没能把所有的题目都练完两遍,第二遍练了一半不到吧。但是练一定比不练强,一定一定一定要练题!
政治备考
EXPERIENCE
我这两年政治考的都不咋地,一次65,一次60。我唯一能给大家的建议就是不要拖延,我每个月的计划都会有点完不成,最后就会牺牲学政治的时间来学专业课。
但是你付出多少时间一定是体现在成绩上的,而且大家看看学长学姐们的高分,就发现我们新传的卷是全方面的。政治英语的70+非常多,政治再不重要那考70也比我这60高十分呢。而且上体初试占比70%,初试考得高非常重要。所以大家政治要多多学选择题,备考大概在7月开始就可以。
一开始可以看徐涛老师的ke,尤其是马原部分,讲得特别好,不过我不建议全都看完,太浪费时间,有一个up主叫利之学姐,她会出精简版的看ke建议,大家可以只看难懂的、需要梳理的几节ke,其他的自己看书就好。之后每看完一节隔半天就做一节肖老师的1000题。到后期出了背诵手册就反复看背诵手册,大家也可以用一些博主推荐的刷题小程序,比如政治刷刷刷,我当时把肖四、肖八、腿六啥的都做了,小程序上会比较全。
临考十几天的时候就是背肖四,这个时候背诵任务是非常重的,又要背肖四又要背专业课,又要背英语作文模板,而肖四出版的时间我们是没法决定的,所以就要在7到11月下苦功背专业课,为后面别的任务腾时间。
英语备考
EXPERIENCE
我觉得作为一个英语基础特别不好的人,在一战时英语能考71我自己是很满意的,尤其是在客观题上面,我当时前面只扣了10分,我觉得我的经验还是值得大家参考的。尤其是在我的英语单词记忆很困难,并且语法可以说几乎一窍不通的情况下,我觉得有和我情况类似的同学可以参考。
首先,要分析自己的特点,我的特点就是英语能力不行,但是会做题,那么在上海主观题压分的外部环境下,拉高客观题分数就很关键。前期我用不背单词这个APP把考纲上的单词都过了一遍,并且学完了刘晓燕的长难句那本书,我觉得刘晓燕老师的语法讲的是非常通俗易懂并且有趣的,我也按照她的要求边学边记忆了一下她讲到的例句,注意这个例句不用记得特别熟,主要是培养语感。
在大概5月份我开始做真题,因为英二的真题比较少,我就从英一04年开始做,一开始看不懂很正常,先培养感觉。同时我边做真题,边看唐迟的阅读ke,大家可以找他的18年封神版,废话很少,讲的很细。做完一篇我就跟着他的讲解学习思路,大家注意这个思路是很关键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觉得老师讲的很牵强,这个答案是不是有问题这种心理出现。我在考研的时候改掉了这种心理,因为我们自己想的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出题人怎么想,大家一定要跟着唐迟把思维转变过来,以出题人的角度思考,即使一个题做对了,也要知道自己为什么做对了。
从做真题开始,我开始用墨墨背单词,每一篇的生词我都会导入墨墨,第二天就背前一篇真题里遇到的不会的单词,积少成多,最后做到英二会发现绝大部分的词你都认识了。大家都说能看懂就能做对题,但是我觉得看懂是第一步,我在刚开始做英二的时候,也觉得都能看懂,但并没有全都做对,所以这就是跟着唐迟看ke的意义,把思维转变了正确率就上去了。此外,在8、9月之前,我在文章中遇到的长难句也抄下来详细分析了一下,按照之前刘晓燕教的先找谓语的方式,对每个句子具体的主干、从句等进行分析,我觉得对我分析长难句是很有帮助的。
除了阅读,英语的其他客观题我觉得其实没有必要再去看ke,因为和阅读都是异曲同工的。新题型可以大概了解一下方法,但是不需要详细看解析,因为归根结底都是逻辑,考研英语客观题全部是考上下文逻辑的,所以学会了阅读就一通百通。
对于作文我实在没什么经验可言,后期我找英语好一点的同学帮我批改的时候,被他痛批了我的语法,所以大家根据别的学长学姐的经验。最后的时候模考和手感保持非常重要,我一战的时候英语模考了五次,不过感觉三、四次差不多就够了,但是一定要认真,培养自己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去认真做题的能力。我二战的时候英语只考了63的原因一个是今年卷子难,另一个就是最后几天手感保持的不够好,模考得不够多,所以一定要模考。
想对学弟学妹们说
EXPERIENCE
最后我想说,我在学习的时候发现,学了一些之后,对学习专业课、英语等具体项目之后再看经验贴,和刚刚开始看经验贴体会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绿瓦一般4月份就会把经验贴推送给大家,我当时也是4月看的学长学姐的经验,对整个一年的安排有了大致的印象。但是很多细节在我真正开始学习的时候就忘了,比如练题的重要性,每一年的学长学姐们都会强调,而我一战到了10月甚至11月感到迷茫的时候又看了一遍才想起来,那个时候觉得书背的不好,所以更多精力放在背书,对练题依然没有重视。所以我还想建议大家,在备考前期、中期甚至后期都要回顾一下学长学姐们的经验,说不定会带来新的感受,并且帮助大家规避更多的坑。
发布于:上海市股票怎么加杠杆10倍,配资网查询,百益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